没想到,如今引进片的尺度越来越大了
首页 没想到,如今引进片的尺度越来越大了

没想到,如今引进片的尺度越来越大了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内地大银幕上,竟然能演“鬼”了?

日前,一部台湾电影《看不见的朋友》官宣定档6月14日,而和过往引进片最大的区别是,这部片子里出现了货真价实的“鬼魂”角色。

内地银幕乃至更多影视作品中不能出现鬼怪已经是不成文的规矩,然而持续多年后却被一部台湾电影破了戒。而事实上,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在今年打破我们尺度认知的引进片远不止《看不见的朋友》一部。

现在,是时候重新定义引进片的尺度了。

引进片屡破尺度

客观来说,抛开内容中有明确“鬼魂”角色这一点,《看不见的朋友》能够引进并不出乎意料。

这部影片改编自韩国电影《开心家族》,主要讲述了地狱级别倒霉男阿纬万念俱灰下在临死前被4个冤鬼缠身,被迫完成4鬼遗愿的有趣故事。虽有鬼魂灵异设定,但本质上仍是个奇幻温情喜剧向故事。

在这次官宣定档前,《看不见的朋友》早在去年末便已经在海南国际电影节上进行过展映,前段时间的全国院线电影推介会上这部影片也作为东方美之旗下项目登上公司推介单元。此番能够顺利定档,自是顺理成章。

不过内地银幕引进片尺度放宽这一点,在犀牛君看来也并非空穴来风。

比《看不见的朋友》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今年的冷档期黑马《周处除三害》。作为一部映前热度并不突出的台湾电影,该片完全依靠影片品质和讨论度冲出重围,成为春节档后讨论度最高的影片之一。

而除了影片的高完成度及深层主题外,最受内地观众关注的某过于令人血脉偾张的视觉表现。黑帮、邪教、暴力、杀戮、血腥、“性暗示”,近似于cult片一般的剧情元素堆积,让银幕前的观众肾上腺素飙升,爽感倍增,更让人们对这部影片的尺度捏上一把汗。

尽管这部影片的内地公映版本依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修改,但现有版本已经足够打破观众对内地大银幕引进片尺度的刻板印象。

无独有偶,即将在6月7日内地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美国内战》,恐怕在不少观众看来也是在尺度线附近游走的高能项目。抛开那令人“瞠目结舌”的简单粗暴选题之外,影片中最广为人知的大尺度剧情是一段有关于中国的片段。这段内容既是《美国内战》这部影片在国内的讨论焦点,也是最有可能进行微调的风险点。

但根据目前的消息,这部影片在确定引进后实际上获得了“一刀未剪”的机会。如果消息属实,某种程度上说,绝对可以视作一次引进片内容尺度的进步。

不过总的来说,这三部题材各异的引进片之所以能够顺利引进,其背后依然具备共通逻辑。尽管这三部影片的部分内容都有一定风险性,但影片的整体调性、内容导向上依旧符合国内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至于一些细节内容风险点,并不触及影片引进之根基。

这些影片不约而同地获得了顺利上映的机会,某种程度上说,也代表着内地引进片审核尺度,正在“有前提”地松动。

引进片“尺度”大开

为何今年引进片能够“尺度”大开?恐怕最离不开的便是上级部门的定调。

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今年以来引进片频次的上升,除了好莱坞电影保持了常规快节奏、短周期外,在批片大户日本电影领域体现得更为突出。

像五一档动画电影《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和即将上映的《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与日本上映窗口期均不足半年。而在520档上映的日本爱情片《四月女友》窗口期更是只有不到两个月,日本台湾合拍片《错过你的那些年》的窗口期也不过两个月出头。

而能够进一步缩短引进周期,除了引进版权方公司的极力促成外,上级相关审批部门的高效率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在政策层面已经有了明确指向。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5月上旬对塞尔维亚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以及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会谈的过程中,均达成了有关电影的相关合作事项。

与此同时,在5月15日于法国戛纳举办的戛纳中国馆“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圆桌活动中,中国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表示,将加大中国电影市场引进外片的力度,让中国观众能看到全世界最好的电影。

毛羽在会上发言:“目前进口影片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的期待。我们将秉承开放包容的胸怀,优化电影引进政策、鼓励支持引进业务、广泛引进国别更多元、类型更丰富的全球电影,让中国观众能够看到全世界最好的电影。”

而这正奠定了更多元海外内容得以引进的政策基础。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4年截至目前上映影片数量201部,其中引进片31部,占比约15.4%,已经超越了2023和2021全年引进片占比。不出意外的话,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中,引进片数量还会进一步提升。2024年,势必会成为久违的引进片大年。

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变化是,电影内容审核尺度趋于宽松,也正在让更多相关影片获益。

正如我们上文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朋友》《周处除三害》《美国内战》这三部影片的顺利引进上映,一定程度上在昭示着有少数内容风险的项目也能够在今年获得上映机会。这对于引进片而言无异于一轮开闸放水。

而在国产电影领域,内容尺度松动的信号更是早在去年便已经出现。从去年国庆档《坚如磐石》开始,《涉过愤怒的海》《彷徨之刃》《三叉戟》等一批积压多年的项目在进行修改后相继释出,持续刷新着内地大银幕的尺度定义。

无论是政策层面对引进片的大力支持还是内容尺度层面的升级,最终都指向了今年电影行业的严重片荒。

截至5月23日,今年电影大盘达到213.11亿元,落后去年同期超过3亿元。在客观缺片少片的市场环境下,即便行业已经自上而下地做出了种种努力,仅依靠清明档、五一档的昙花一现很难彻底改善大盘的干涸。

不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古语同样适用于当下电影市场,尽管缓解片荒会是一场持续上数月的持久战,但眼下“尺度”解禁仍然可以视作一个好的走向。

毕竟,多元化的优质内容,永远是市场能够繁荣的根本所在。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5/23组讯 | 都市言情剧《过度反应》、励志喜剧《向莲花镇出发》、电影《千河万流》等
下一篇
原创 长视频“剧场”暗战:类型突破、长线产能、内部竞争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