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虽死,超女快男仍在场中
首页 选秀虽死,超女快男仍在场中

选秀虽死,超女快男仍在场中

作者 / 郑容和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小饼干

0713的风居然吹到了《歌手》?!

《歌手》官方微博发布张远将冲榜,向在线歌手发起挑战的消息,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家对于他实力是否具备参与竞技类歌唱节目的资格。

6月21日晚,《歌手2024》进入第七期,张远对上了孙楠。热搜依然刷了满屏,汪苏泷举着手机给张远看了老半天~

张远演唱了自己偶像张信哲的《说谎》,几乎清唱。结果,冲榜失败。

但这个结果并非这次挑战中最重要的内容。

2017届的快男张远,在2024年登上《歌手》的舞台,这个行为本身更重要。

0713的翻红,陈楚生那句“在冰冷森林中,我已孤独穿行太久”足足硬控网友大半年;同样来《歌手2024》挑战的尚雯婕;隔壁正在《乘风破浪》的何洁等等,一个个十几年前仿佛就听过的故事,再度将超女快男顶上了大众的视野。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每天打开社交媒体,活跃在大众视线里,被各类热词包裹着的,耳熟能详而不让人冒出“这谁?”疑问的名字,还是十几二十年前那批人。

他/她们再度走入大众视野的关键与“怀旧”情绪有关。在kk看来,所谓怀旧与怀念,也不过是大众对内容或是艺人的需求回归到了“品质”罢了。

一、二十年后,怎么还是你们

“17年前,020673号选手张远在南京海选现场唱这首歌的时候,我就在他旁边”。

何炅带着哭腔的一句话将场景拉回了那个热烈的夏天。

十七年过去了。

多么长的人生一段啊。

所以kk说,张远这次站上《歌手》的舞台,重要的从来不是那个挑战结果,而是站回来的过程。

这一次挑战,张远唱的是17年前自己在快男海选时期的曲目《说谎》(原唱张信哲)。和汪苏泷第一次登台一样,肉眼可见的紧张,整体表现无功无过,如同音乐博主耳帝评价的:优点是稳定入耳,缺点是从技术难度、音域难度、音色表现力、诠释表达力等方面来说,都缺乏其他亮点。

中译中一下就是,本来也并非竞技型歌手,但就唱商而言,确实做了努力,且效果不错。

截图来自耳帝微博

同样在上周挑战失败的尚雯婕,也得到了相对正面的评价:

截图来自耳帝微博

从那个被评价为“不是天生做歌手的人”到无可质疑的唱功拿到“,尚雯婕的唱法/发声体系是华语女声中最先进的一种”的评价,这条路尚雯婕也走了许多年。在各类质疑造型、面孔变化的舆论下,坚持着自己的音乐风格。

陈楚生也拿了同款的故事本——一首合唱歌曲,凭《直到世界尽头》的两句歌词,让人们记起了2007年那一场比赛当中,他是如何靠着绝对的唱功和实力走到了冠军席位上。

即便赛后因为合同问题沉寂多年,但只要出山,必然保持水准。这可不是在家光口头喊着我会努力就能拥有的。

除了这些翻红的,在这一批人当中,出道之后常年站在巅峰的人也有好几位。

2005年《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是观众352万票投出来的全民偶像《2023年,李宇春依然是内娱唯一的icon》。去年入围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度全球青年领袖名单,每一年卫视春晚都能压轴;

当年靠宽广的音域,高频率的真假音转换惊艳众人的周笔畅,周六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上带来一组经典影片ost组曲,周日担任杨千嬅演唱会嘉宾,现场不是一般的稳(当然,也很city ~呀);还有正在各个城市开演唱会的张靓颖,这样本来就在业务技能上称得上“天赋异禀”的选手。

明年,05年《超女》将迎来自己出道的20周年,这群人现在还在玩音乐,以及这群人还是能凭借音乐实力获得认可,这多好啊。

二、怀旧表象之下的供需矛盾

要知道,即便是天赋型选手,想要持续的吃上这一碗老天赏的饭,也需要后天不断的努力和精进学习来维持的。

同是07快男的张杰早期音域高且广,但被挑剔技能不足,后来在王力宏的推荐下去往伯克利学习更加专业的声乐技能。之后就开启了内娱live之王的进阶之路,有不少音乐博主也用他声乐技巧进化来作为样本,强调科学练声的重要性。

那一头,将“偶像”产业再度冲击到行业顶端的内娱选秀奔驰而来又急驰而去,仅留下了一些小小几乎不再闪光的碎片。丑闻缠身、混迹综艺、转型做演员……以唱跳身份出道的年轻顶流面孔们随着热潮褪去逐渐模糊。

这一头,一代人青春年少拿着诺基亚老人机一条一条短信投出来的音乐人们,从一开始的不羁少年经历了巅峰到寂寂无名的转身,再次重回大众视野,还是成长为了经得起反复推敲,又再次闪光的艺人们。

如果超女快男不够直观。

那么,更好更直观的案例还有著名的音色流氓,行走的CD,出道20年,嗓音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的林俊杰。

有大量的专业音乐up分析过他发声控制的进步、技术的进阶以及唱商的迭代。某音乐区up以《江南》为案例,分别从两个现场版live分析过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林俊杰的唱功变化。

“(2005年)声音比较薄,有些地方的高音没有那么从容,音量不太均衡。(2015年)音色变得更加饱满,厚实稳重低频增加了很多”。

这些歌手们能够持续走红多年或者沉寂之后再度翻红,其根本还是保持业务能力的精进。只有保持拿出来随时能打的实力,才能牢牢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哪怕是天赋型亦是如此。

超女快男能再度站回观众视野,大家嚷着怀旧的表象之下,其实还是互联网带来的用户日益增长的娱乐文化需求与上游供给端发展缓慢且质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就像日本流行文化对昭和平成黄金时代的怀念和复刻。

这几年,娱乐行业供给端无法保质保量的输出,如同大数据买量一样,来来往往更迭快速,高低起伏巨大,资本猛堆,又菜又无聊,处处透露着时代去矣的无力。

行业拿不出新的能打的代表,不怀旧的话,观众该看点什么听点什么呢?

三、草根消失,警惕上游“豪门”垄断

还是那句老话,对于流量时代的艺人们来说,一切来得实在是又快又猛烈又相对容易。

不久之前,庄达菲在南宁泡泡岛音乐节上的演出一度引起了大面积的嘲讽。

“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富人游乐场”、“她的梦想为什么需要观众付费实现?”、 “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她来演出?”、“庄达菲唱音乐节和我唱ktv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其中的不满当然与具体的人无关。音乐节并非公益免费演出,观众购票进场,台上的表演者却是个脸生的年轻演员,扯着大白嗓干嚎。不适合的人随意地出现在她想出现的任何舞台,对于花钱买票入场的观众而言,未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资本霸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娱乐行业几乎成为了富二代们的游乐场。

这种现象似乎在告诉大家,看,艺人们的世界有多广阔。

在一个音乐表演的舞台,他们甚至不需要什么专业背书,不需要有自己的音乐作品,更不需要有获得大众认可的音乐能力。他们想去哪儿去哪儿,称之为“勇敢者享受世界”。

千万不要被“不喜欢可以不看”忽悠,因为这里讨论的是商业型演出,台上的人是否具备登台的业务能力,并非主观审美和喜好的问题。

就像汪苏泷首期被观众吐槽一样,本质上并非观众对汪苏泷的音乐能力有所质疑,而是在《歌手》的更高标准之下,也对参与其中的音乐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截图来自耳帝微博

观众有权利且应当提出质疑,从而督促上游主办方提高相关演出人选门槛和标准。而不是任由劣币驱逐良币。更要警惕这种从上游渗透到出口的“垄断”,正是这样不筛选无门槛的“输出”,加剧了整个内容行业质量的退化。

对比之下,同样是非唱功型选拔,增加了许多娱乐元素的两个阶段选秀。就培养出了截然不同的两批人。

超女快男变成了男团女团。他们吃一堑也就是吃了一堑。前辈们一个个跌落在酒肉声色不讳的深坑里,却没能给前赴后继入圈的后来者一些警示。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梦想的迫切程度却不如口头表达那般热烈,以及热钱之下速成的“虚假”业务。和出道之后没时间没精力精进的技能。

而“草根”的消失,让这一现象更加严峻起来,当娱乐行业成为精英阶层的专属游乐场,王子公主们追梦,就像在游乐场选择玩旋转木马还是过山车。他们的最大烦恼大概就是乘坐“极速光轮”流量之车冲出拍照区时该如何“出片”。

不能细想,否则整个娱乐行业审美降级之下,好不容易建立起来良性的规则与秩序,恐怕也只会越发令人唏嘘。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原创 《东极岛》开机,梁静官宣男一号朱一龙,中国版《敦刻尔克》来了
下一篇
惊悚灾难电影《寂静之地:入侵日》预售开启 “默”日之下绝境求生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