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林真心/文)2024年被戏称为“古偶灾年”
截至目前,云合热播期集均播放量破2000万的古装剧仅10部。暑期档爆款隐身、被寄予厚望的大IP哑火,对比去年的多部古装爆款,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从数据来看,偶像化倾向显著的古装剧,似乎正在走下坡路。
一向被视为“易爆体质”、拥有庞大受众群体的古装剧,为何失灵了?古装剧的基本盘真的流失了吗?
已遇冷
根据公开的云合数据推算,2024年热播期集均播放量超过2000万的古装剧仅10部,分别是《庆余年2》、《与凤行》、《墨雨云间》、《长相思2》、《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惜花芷》、《神隐》、《花间令》、《大唐狄公案》、《度华年》、《少年白马醉春风》。
而在2023年,有15部古装剧的热播期集均播放量超过了2000万,分别是《长相思1》、《长月烬明》、《长风渡》、《莲花楼》、《云襄传》、《显微镜下的大明》、《玉骨遥》、《浮图缘》、《少年歌行》、《云之羽》、《花戎》、《重紫》、《月歌行》、《安乐传》、《星落凝成糖》、《护心》、《花琉璃轶闻》。
复盘去年的古装剧市场,有多维度出圈的《长相思1》、《长月烬明》,有黑马剧《莲花楼》、《少年歌行》,仅靠王鹤棣单个流量提振的《浮图缘》,以及无流量坐镇的《花琉璃轶闻》,也都播出了超出评级的效果。
即便是鞠婧祎的《花戎》、杨超越的《重紫》,包括迪丽热巴、龚俊、刘宇宁主演的《安乐传》,虽然在B站成了吐槽重灾区,但剧集热度在,照样进入了集均破2000的行列。
反观今年,开播前备受关注的漫改大IP《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流量加盟的《祈今朝》《颜心记》《烈焰之武庚纪》《四海重明》《四方馆》《柳舟记》,以及众星云集的《金庸武侠世界·铁血丹心》,热度、口碑、观众反响上各有短板,最终集均播放量都没有超过2000万。
在2022年,热播期集均播放量超2000的古装剧有11部。看似数量和今年差不多,但“含金量”相差甚大。
那一年的大热古装剧包括但不限于《卿卿日常》《苍兰诀》《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梦华录》。大大小小的流量通过这批热播剧成功晋升,刘亦菲的号召力被验证,王鹤棣、吴磊、赵露思、虞书欣、田曦薇等人进一步打响知名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代表作。
到了今年,原本最有望通过《墨雨云间》晋升的王星越,被剧播后期一系列事件影响;此前被看好的待爆潜力演员张晚意、张凌赫、王安宇、侯明昊,也都没能爆火出圈。
据制片人Sanni透露,这其中甚至有此前发展势头不错、被平台押了宝的男演员,惨遭“退货”。“就因为他今年的古装剧播得不如预期,在平台那一下子就降级了,短期内演不了这个平台的S级剧。”
大剧折戟、流量难扛,就连向来被视作古装必争之地的暑期档,也没能等来真正的爆款。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这一届古装剧在观众侧遇冷了。
“以前大家会觉得,古装大IP有流量,热播打底。但今年古装剧的形势确实不好,播得好的屈指可数。”制片人Sanni说。
找原因
编剧何绯则认为,今年古装剧市场出现了“踩踏效应”。
“因为整体大盘低迷,大剧扑了,所以观众会觉得‘古装就是那么回事’,对这一类型失去兴趣,这样一来热度就都低了。”在何绯看来,今年的古装剧里虽然没有可以称为“沧海遗珠”的好剧,但也有热度与质量不匹配的。“比如张晚意、王楚然主演的《柳舟记》,热度很低,其实在剧本内容上并没有那么差。”
当然,“踩踏效应”只是现象。古装剧基本盘的流失,原因涉及多个层面。
“首先就是剧本内容的问题,大家都没有找到好的突破点。”制片人沈俪说。除此之外,投资减少、IP遇冷、营销不足,也是老生常谈了,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钱。
预算紧张、大环境不好是难以改变的现状,但内容和选角这些可控范围内的变量,依然值得讨论。
不得不承认,市面上许多古装剧存在低龄化剧情、套路化叙事的问题,设定陈旧、剧情无聊,再加上演技乏味,观众自然不愿意买账。
而那些经过观众检验的优质古装剧,到了上游又被简化为了“IP 流量 发糖”的普通爆款公式。
“他们觉得《苍兰诀》好,就要求古装偶像剧都加上强捆绑、肢体接触,但《苍兰诀》并不是靠工业糖精火起来的。”何绯觉得,对于《苍兰诀》的爆火,上游创作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谓的复盘总结只停留在“皮相”,没能挖掘到深层次的原因。
“大家还是按照固有的成功路径在走,并没有找到观众真正喜欢的点,只看到最表面的一层,而没有去思考核心的创作逻辑。”何绯说。
有意思的是,在探讨内容上的突破时,编剧和制片人的想法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编剧何绯提到,她试图在仙侠的框架中加入一些现实主义的内核。“我想在东方文化的框架里,把所谓的拯救三界苍生具象化,去描绘苍生到底面临什么,他们的深层危机是什么。”
而制片人沈俪认为,仙侠剧创作需要符合传统的神仙故事逻辑:“为什么老剧都被翻出来看?就是因为以前古装剧的创作规律更符合国人的审美,颠覆传统仙侠理论和仙侠审美的故事,大众接受度就会比较低。”
在编剧口中,决策者建议把现实层面的东西砍掉的行为,是试图“把剧作规训回以往熟悉的样子”。
在制片人眼中,不能改,是因为创造新的宇宙观难度太大。与其出错,不如保守行事。更何况,以前的老剧如今翻红,就是因为这样的故事更符合国人的口味。
决策者偏保守的创作习惯,带来的是导演、演员的大规模“排列组合”。
朱锐斌先后执导了迪丽热巴主演的《长歌行》、《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又担任了白鹿主演《宁安如梦》、《白月梵星》的导演。
导演周靖韬先是在《一念关山》合作了刘宇宁,又在《流水迢迢》合作了任嘉伦,这个顺序和郭虎导演正好相反,郭虎则是先执导了任嘉伦的《周生如故》,后拍摄了刘宇宁的《书卷一梦》。
可见,不止演员之间“换乘恋爱”泛滥,导演和演员也已经来来回回组合了多次。
“实话实说,不是不想开拓创新,但如果出问题,就成了我的问题。”沈俪透露,在为古装剧挑选导演的时候:“一看简历,拍过这么多古装,那差不多就选他了。如果都是都市剧,我可能连看都不看,根本不会考虑这个导演了。”
调整期
制片人齐灵最近很焦虑。
新的古装项目马上要进行“开机决策会”,原本前期都已经顺利度过,剧本也初见雏形,但听说,平台如今不那么看好古装剧了。
“大IP会好一些,但是总体上来说,开机过会的内容都在变少。”齐灵担心,经过“古偶灾年”的吐槽,古装剧的本子更得不到平台的支持。
事实上,这种担心已经在从业人士间蔓延开来。
“古装偶像剧不被看好其实有段时间了,只不过还没有找到更新的替代品,所以古装项目还是多。”沈俪说。
自2022年平台施行“降本增效”后,投入性价比不高的剧集首当其冲被筛选淘汰。大批A级剧被砍,播放声量与口碑未达预期的中腰部甜宠剧被抛弃。
在这一阶段,小体量的古装甜宠剧也被削减。2023年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中国企业家》采访中就提到,古装甜宠剧是平台的“策略失误”,已经决定砍掉,全部让给分账剧。
不过,吸引到流量加入的古装剧依然如火如荼。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年度电视剧与网络剧备案数538部,其中古装剧数量大幅增加,全年通过备案的古装电视剧共73部,占比约13.5%,创下四年来新高,而古装网络剧多大168部,占比约30%。
原因无它,全凭古装剧的“易爆体质”。“直到现在,我周围的同行对古装大IP还存在爆款迷信,大家都还是很在意IP的粉丝基数,只不过好像不那么迷信流量效应了。”编剧何绯说。
与制片人们不同,编剧似乎没那么担心古装剧的基本盘流失。在Sanni看来,影视行业一直处在一个周期性循环的过程中。
Sanni透露,如今平台的偏好又回到了小体量的都市甜剧。“现在大家又想做《私藏浪漫》那种小成本、小体量的都市情感剧了。”
要知道,张佳宁、魏哲鸣主演的的《私藏浪漫》在播出期不仅拿下黄金时段卫视剧集收视率TOP1,在云合数据的榜单上更是超过了景甜、张凌赫的《四海重明》,从集均热度来看,是截至目前该平台的独播年冠。
影视行业似乎又回到了上一个周期。大成本古装星光暗淡,“小而美”杀出重围。
此外,现实主义题材也是一直以来的热门赛道。《人世间》《狂飙》难以复制,但就是这类大戏,平台看好、投资人青睐,就连演员也趋之若鹜。
沈俪正在筹备一部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职场剧,虽然量级不大,整体片酬不高,但有不少流量小花愿意降价来出演其中的一个公务员角色。
对此,沈俪的态度是“不敢回应”。“现在戏少、钱少,所以戏好的普通演员其实特别好找。有位年轻女演员愿意降80%的片酬来演这个角色。”
沈俪告诉狐厂娱乐观察:“她敢来,我都不敢接,也不敢去问平台的意见。”
一边是对古装基本盘产生怀疑的平台,一边是想从古偶脱身找到新赛道的流量们,现实题材大剧夹在其中,似乎成了两边的最佳选择。
只可惜,“平台不会同意的,因为平台觉得她们只能演古偶啊。”沈俪说。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