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封神2》,无需回避姬发和邓婵玉之间的爱情
首页 谈论《封神2》,无需回避姬发和邓婵玉之间的爱情

谈论《封神2》,无需回避姬发和邓婵玉之间的爱情

2025年2月1日刊| 总第3864期

在春节档激烈的票房大战中,各个电影陆续开分,《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豆瓣开分6.5,口碑尚可。

在票房方面, 《封神2》已收获7.6亿元。在排片方面,排片占比已经从初一的21.1%降至初三的15.9%,位居档期第二梯队。

遥想《封神》第一部,原本是天崩开局,硬是凭借着质量以及粉丝们的宣传、二创、N刷,最终达到了26.36亿元的票房。

第一部尚需要做世界观的重构和新人物关系的铺垫,《封神2》化繁为简,聚焦于殷商和西岐的大战。第一部里的阳刚质子团打动了万千女观众,《封神2》里的女将军邓婵玉则飒爽英姿,男女通吃。

不过,《封神2》在品质并未降格的前提下,因为同期对手的强大和档期竞争的白热化,票房表现尚未挣脱“续集魔咒”。

从“弑父”到“守护”

《封神》第一部关于“弑父”的讨论,确实是近年来大银幕上不多见的深度主题。

武戏不必多言,“质子团”一亮相就获得了满堂彩。文戏方面的细致刻画,让纣王殷寿、太子殷郊、西伯侯姬昌、伯邑考、姬发……等一众角色,都饱满鲜活,每个角色的困境和拉扯,都颇具戏剧张力,为口碑发酵奠定了基础。

到了《封神2》,涉及到系列电影的承前启后,主题切换势在必行,“守护”成为了点亮人物的关键词。

殷商讨伐西岐是这一部的重头戏,交战双方都有各自要守护的内容。

姬发要守护的,不光是西岐这片土地,还有“天下共主”的最后希望。闻太师接过讨伐西岐的任务,为的是拿到封神榜,消除天谴,守护自己奉献一生的大商。邓婵玉守护的是家族的荣耀和纣王赐甲的赏识之恩。

如果说第一部是打地基,构建系列电影的基础。那么第二部则要放飞想象力,为观众提供视觉奇观。

邓婵玉作为先锋,带领 魔家四将冲锋陷阵进攻受挫,继而闻太师出马,摆出“十绝阵”,一波三折。

西岐方面从最初的绝望到姜子牙献计,杨戬、哪吒、殷郊抵达战场,反败为胜的过程也富有戏剧性。

《封神2》的整体着眼点是一场战争——讨伐西岐;两个角色——姬发和邓婵玉。比起上一部简化许多。

如此处理应该有着商业上的考虑。春节档有大量的观众每年仅看一次电影,如果选择《封神2》,即使他们没有看过前作,也可以尽快入戏。只是对于接续前作而来的观众,这一部里的姬发有些令他们陌生。

邓婵玉英姿飒爽VS姬发优柔寡断

如果说纣王是第一部里最吸睛的人物,那么邓婵玉就是第二部里最亮眼的存在。

从主动出任先锋一职开始,邓婵玉给观众的印象就是果断勇敢。面对西岐人在水上唱的轻浮小曲,她宽容应对。面对敌人的埋伏,她纵马追击,无所畏惧。

潜入西岐拿封神榜的是她,得知真相后选择和闻太师为敌的是她,姬发下不去手时推一把的还是她。邓婵玉的人物弧光,确实很接近上一部里的姬发,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

邓婵玉背负邓家的声名,对上尽忠职守,对敌出手狠辣,经过内心挣扎,最终选择与正义同行。这么精彩的女性角色,是近年来大银幕上罕见的。

乌尔善说邓婵玉是第二个姬发,此言不虚。纵观整部电影,邓婵玉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姬发。

那么这部里的姬发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在战与和之间,他始终摇摆不定,优柔寡断。

在上一部里,姬发砸碎PUA锁链,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但在《封神2》里,观众很难找到他上一部里的风采。面对大敌压境,姬发一度方寸大乱,考虑以一己投降换西岐平安的方案。

此举应该是为了塑造姬发的善良和仁慈。可在上一部经历了失去父亲、兄长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姬发还对纣王抱有幻想,说服力显得有些不足。

面对威力巨大的“十绝阵”,无数西岐百姓都面临性命之忧,可姬发在把剑刺向闻太师的时候,再度犹豫,因为这会导致邓婵玉死亡。

这其实就是有名的“电车难题”:这边走,死一群人;那边走,死一个人。究竟该怎么选?有人会说犹豫就是“恋爱脑”,但不犹豫就绝对正确吗?邓婵玉助推是舍生取义,这个决定只能由她来做。

由此还牵扯出《封神2》的终极之谜:姬发和邓婵玉之间是爱情吗?

爱情还是战友情?

从春节档《封神2》的第一场散场开始,姬发和邓婵玉之间的情感问题就一直是争论焦点。

一方的观点是:这就是爱情!

邓婵玉作为殷商大军的先锋官,弃暗投明,帮助姬发完成了成长和蜕变。最终邓婵玉在姬发的怀中听他唱着两人初见时的歌曲死去。

反对方的观点则是:这与爱情无关!

没有表白心迹,没有互诉衷肠,反而在姬发和邓婵玉之间,有不少你死我活的争斗。两人之间,更多的是亦敌亦友的惺惺相惜。

这场吵翻天的争论,甚至引得导演乌尔善在路演时予以回应:这是惺惺相惜的战友情,而不是爱情。姬发的饰演者于适也回应说,这是“恶战后自然流露出的幸福感,不特指谁,就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按说官方下场定调,这些争议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但姬发和邓蝉玉之间的故事线极为暧昧,远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

姬发和邓婵玉之间有互补性,《封神2》显然也在打造两人的CP感。

在上一部里,殷郊和姬发的兄弟情是一大亮点,可是当一对CP是异性时,观众会不由自主地把它往爱情方向解读。

两人初次相遇时,唱的是《有女怀春》。邓婵玉在西岐时,有人要为她和姬发做媒,女将军一脸羞涩。再加上结尾时,邓婵玉死在姬发怀里,临死前还要听他再唱初见时的歌曲,说是爱情也不为过。

为什么主创要规避“爱情”说呢?因为“恋爱脑”的帽子实在太大了。有些人自己在生活里为所欲为,却要求剧中人公义私德绝对正确。这样评断文艺作品,是一种无可救药的轻佻。

稳居中游的遗憾

在春节档的一众电影里,《封神2》的质量居于中游,票房也居于中游。

这部续作依旧有着精彩的打戏,片中的弓马骑射都是上乘。备受期待的神仙斗法和法宝大战中,也有“十绝阵”可圈可点。倒是五毒葫芦让人期待,把活人化为蛊兵,视觉上很有震撼力,只是着墨不多,看来要放到第三部展开。

这部电影有着续集该有框架,正邪大战和男女主角互动所占篇幅较多。像喜剧色彩浓厚的姜子牙、惯于搞阴谋诡计的申公豹,这些大有可挖的角色,并没有给出更多的信息增量。

由《封神演义》到《封神》,有着去繁就简的主线提炼和“厚此薄彼”的咖位变化,这是电影的篇幅和主创的取舍决定的,观众见仁见智也属正常。

殷郊三头六臂的法相,受到了最多的批评。作为第二部的一大亮点,此前的保密工作非常到位,只有零星信息流出,引起了影迷们的极大期待。

然而走进电影院的观众,等来的却是一个浑身发光的“小蓝人”。虽然法相的三个头分别做了不同的姿态和性格,但质感不佳,和魔家四将对比就像半成品。

《封神2》注定是一部评价分化两极的电影。作为三部曲里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顺利地将故事情节向后推进,引出诸多新角色后又埋好了第三部的伏笔。但是对人物的处理失之精细,加上特效方面的问题,又显得没那么讨喜。

在此之前,市场上对 东方神魔大片的尝试都失败了, 《封神系列是少有的闯出新路的作品。无论是出于类型片样板的确立还是市场需求,我们都希望《封神》系列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片尾的三个彩蛋里,殷郊黑化,通天教主露面,外加金鳌岛的诸位神仙,给观众留下众多想象空间。希望《封神3》能汲取第二部的经验教训,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

文/忠犬七公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原创 唐探1900悬疑升级 情怀升级 票房也会跟着升级吗?
下一篇
向佐回应刘维撮合他和郭碧婷 说自己很努力追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