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晚间,《17号音乐仓库》第三季的首期节目,在浙江卫视播出。老编我是次日看的回看,并没有跟首播。当晚没有跟着看首播的原因则是,这档综艺已经连续看了两季了,对于节目内容形式很熟悉了,觉得可以拿出时间看点别的了,而不是看它的首播了。可是,节目播出次日,也就是2月9日,我发现,这档节目形成了非常不错的观众口碑
尤其是在豆瓣这样的观众们非常苛责的地方,竟然出现了清一色的好评。须知,在豆瓣上,再好的综艺节目,也能挑出毛病来。像《17号音乐仓库》第三季这样的,开播之后,竟然没有差评,都是好评的,显然功夫在节目内了。所以,我决定看看。
首期节目看完了之后,整体看法是,豆瓣这边的清一色好评,给的比较公允。第三季的首期节目,确实找不出可以吐槽的地方来。不仅没有吐槽的地方,而且,竟然还有很多值得点赞的地方。这一季的《17号音乐仓库》很可能会成为高口碑的一季,并且值得追首播,而不是看重播了。
我觉得,最先值得点赞的地方,便是第三季的节目,走出了仓库,打开了一个真实的世界。《17号音乐仓库》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时候,还把节目局限在一个仓库当中。而到了第三季当中,它猛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可以到很多场景之下演唱了。这其实是在音乐地域背景环境当中,打开了各种全新的模式。
比如说,第三季一上来,希林娜依·高在楼顶演唱,便是一个全新的城市楼群模式。包括后面歌手艺人在菜市场演唱,在公园当中演唱等等,这些,都是让歌曲回归到人们的生活状态当中去。这种回归,是很有文化的一种表现。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情怀。
继而,在首期节目当中,歌手们蒙面演唱的环节,也是设计巧妙的。这其实就是让歌声回归歌声,而不是让歌声限制在明星艺人的名字当中。我们喜欢听某一首歌,是因为歌曲本身,而不应该因为歌手是谁。《17号音乐仓库》第三季的首期节目,用这种蒙面演唱的方式,实现了歌曲艺术的回归。
同时,这种歌手蒙面演唱,让观众们猜测的方式,也颇为有意思。对于客厅观众而言,大家显然已经率先得知了歌手是谁。但是,当歌手蒙面之后,大家也可以专注于聆听歌曲本身,而忘记演唱的歌手姓名。这种去明星而来作品的方式,是正确的,应该点赞的。
同时,这一季的首期当中,最有文化的环节,则是最后的,让歌手们介绍一本自己最近正在读的且比较喜欢的书籍。这事儿,可能真的会难住很多歌手艺人。不过,在《17号音乐仓库》第三季首期节目当中,这几位歌手艺人,都能认真分享自己正在阅读的一本书,他们用这种认真,在证明着自己是读书的,是有文化的。
在介绍书籍之外,这一期,也为第二期留下了很多悬念,让观众们愿意等第二期的首播了。因为在第二期当中,这些歌手会带着自己推荐的书,来到书店场景之下,通过自己的歌曲作品,来完成和自己推荐书目的共振。这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书店场景之下,开一个小型的音乐会,这本身就是非常罗曼蒂克的事情。而用歌曲推荐图书,也是充满着想象力的。
所以,我觉得《17号音乐仓库》第三季能够在开局第一期拿到清一色的好评,是有原因的,它目前的质量,值得老编我定点等着看第二期,而不是看重播。期待第二期的书店演唱会,能够带给大家更多惊喜。(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