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最后一天,上海天气不好。
去年火热的街头玩梗,无法再现。
鱼叔被迫,只能回家看电影。
好在,重温了一部30年前的神仙片儿,满意十足。
它是圣诞片单中必被提及的一部,也是影史留名的动画经典。
豆瓣8分 ,至今被很多影迷津津乐道。
其浓烈的哥特风格,一直被很多人误认为是蒂姆·波顿导演的。
蒂姆· 波顿的确是这个故事的最初创意者,也是电影项目的制片人和主要推动者。
由于名气大,电影海报上也挂上了他的名字。
但实际执导的,是定格动画大师亨利·塞利克。
他后来还拍过《飞天巨桃历险记》《鬼妈妈》等定格动画。
塞利克的这部片还被认为是蒂姆· 波顿的 《僵尸新娘》的风格雏形。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虽然已过去30年,这部电影却 常看常新。
不仅树起审美和创新标杆,在今天也能激起许多反思和共鸣。
趁着节日氛围未散,今天不如一起再来看看——
《圣诞夜惊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影片采用陶土模型定格拍摄,总共耗时三年完成。
正是这种精雕细琢的手工质感,赋予了影片不可替代的哥特美学。
阴森扭曲的建筑。
怪诞的角色造型。
独特的阴郁氛围。
暗黑却不乏可爱,神秘中 透着天真。
每一幕都让人移不开眼。
影片讲述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成人童话。
主角杰克,也称南瓜王。
他是一个细长的骷髅人。
住在万圣镇,也是镇上绝对的核心人物。
因为,他每年都在镇上节日「吓人比赛」中稳夺冠军。
尽管,万圣镇的居民都是些骇人而怪诞的鬼怪。
有躲在楼梯下的巨大沙虫,床底红眼尖牙的魔鬼,睡在棺材里的吸血鬼,还有热衷于黑魔法的疯狂科学家……
这些居民整日无所事事,每年只为最重要的一天做准备。
但即便如此,年年冠军都毫无悬念地属于杰克。
杰克是一个创意十足,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人。
他厌倦了年年如此的生活。
毫无悬念的冠军宝座,让他深感无敌的寂寞。
一次节日结束,他独自游荡到森林。
却意外发现一棵不寻常的树。
树上有一扇画着绿色松树的神秘之门。
这扇门将他引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圣诞镇。
和阴森、冷峻的万圣镇完全不同,圣诞镇是一个明亮温暖的世界。
到处是纷飞的雪花、闪烁的彩灯和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居民。
更让他讶异的是,小孩扔的居然是雪球,而不是人头。
与此同时,万圣镇因为杰克消失而深 感不安,动员所有居民快点找到杰克。
因为,距下个节日只剩365天了!
两个镇子的对比剪辑,呈现出视觉风格上的鲜明反差。
一冷一暖两个世界各成体系,相互隔绝。
却也由此开始有所关联,拉开了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巨大张力。
杰克很快就被这个新奇的圣诞镇所吸引。
回到老家后,他依然念念不忘。
他将所有圣诞元素深入研究了一番,对节日习俗文化也都有了清晰的把握。
他召集万圣镇所有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
展示礼物、雪花和圣诞树,感叹圣诞镇的美妙之处。
但他很快发现,不亲身体验一番,根本无法真正体会。
他决定,要在圣诞节夜晚,带所有居民亲临圣诞镇,让所有人感受圣诞节的真正魅力。
说干就干。
他绑走了圣诞老人,自己扮演起山寨版。
给所有居民也分配了各自的角色。
还用黑魔法,仿造了麋鹿和红色雪橇。
就这样,圣诞夜当晚,杰克带着所有居民出发了。
一群「怪物」乌泱泱涌入圣诞镇,卖力玩起角色扮演。
像模像样地给每个家庭分发礼物,送上真诚的圣诞祝福。
在他们看来,热热闹闹,好不快活。
但殊不知,在圣诞镇的居民眼里,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他们只看到,一群骷髅头在天空飞来飞去。
拆开圣诞礼物,里面不是吓人的头颅,就是血腥的玩具。
圣诞镇的居民被吓得魂飞魄散,举报电话都打爆了。
影片在此达到了一个矛盾的高潮——
圣诞镇居民无法接受万圣镇居民费心准备的「祝福」。
当局开始封杀万圣镇居民,将这个另类的庆祝行为视为威胁。
甚至直接开枪射击杰克。
杰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但他也相当委屈。
他只是想要体验圣诞镇的文化,想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制造欢乐,也顺便释放万圣镇的魅力。
怎么反而被排斥、被驱逐,到了要被赶尽杀绝的地步呢。
这一幕,如今看来真是讽刺意味十足。
重温这部电影会发现,此片不仅故事有趣,内涵也颇具当下性。
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文化错位带来的隔阂与误解。
一般认知中,温馨的圣诞节是主流。
但,影片则以杰克为主角,以他背后暗黑的世界为主调,反转了这一认知,帮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虽然在圣诞镇,杰克和他的朋友是被排斥的异类。
但最初在万圣镇时,圣诞节才是闻所未闻的小众文化。
万圣镇居民看到圣诞装饰物感,都大呼好丑。
这说明了主流与小众的界限本就是人为建构的,基于一种认知上的错位。
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误解,也来自这种认知差异。
就像片中会发现,杰克虽然对圣诞节充满热情,但也并没有完全理解其文化内涵。
他将圣诞老人读作「生蛋老人」,还擅自做出一番妖魔化的解读。
导致他的文化沟通带着强烈的误解色彩,也难怪会被圣诞镇居民拒之门外。
小众和主流,异类和正常的故事,其实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
就像《怪奇物语》中,异能少女小11和她的智囊团伙伴,是每次冒险中绝对的主角。
但一旦危机消失,他们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后,反而会陷入迷茫,会被当作怪胎。
就是因为很多人完全不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
蒂姆·波顿的很多电影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像 《阴间大法师》《剪刀手爱德华》等片里的主角,都是受到主流人群排挤的怪咖人物。
《圣诞夜惊魂》的故事,多少带有蒂姆·波顿自己的影子。
他早年进入迪士尼动画部,完全融入不了当时的动画制作。
因为他偏爱的画风,与迪士尼主流审美格格不入。
他曾独立做了一部动画短片《文森特》,但因为画风过于黑暗另类,被封存了起来。
直到他成名后,作品才被解禁放出。
当年,这部《圣诞夜惊魂》的制作也受到很大的阻力。
最初迪士尼公司认为这部作品风格太过阴郁、怪异,担心观众难以接受如此另类的小众题材,改由旗下的试金石影业出品。
却没料上映后大受好评,迅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掀起了哥特动画的潮流。
加之蒂姆·波顿名气越来越大,此片才被重新纳入迪士尼品牌之下。
今年的《阴间大法师2》也面临相似的问题。
华纳之前觉得这种题材的票房不会太好,想直接上线流媒体。
但蒂姆·波顿坚持要进院线,为此他努力压低成本,才换取了华纳的院线发行许可。
结果,票房爆了,狠狠打脸华纳。
这些例子也印证了,另类小众的题材并不代表没市场,不能拍。
观众的兴趣和接受度,受限于文化背景和了解程度。
有了深入的了解,就会自然地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就像电影中的「圣诞镇」与「万圣 镇」。
遥遥相望的两个世界,本就蕴藏着变化与交融可能的文化景观。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