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于冬败给了王长田
首页 这一次,于冬败给了王长田

这一次,于冬败给了王长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魔音甜菜。

95.1亿,创造历史!

当“哪吒”带领今年春节档一飞冲天之时,其自身也在进一步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多方给出《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最终80亿 的票房预测,随之,“王长田还是保守了”冲上热搜,毕竟当初光线影业总裁王长田曾在春节档开战之前预测《哪吒2》要达70亿,业内人士和网友还都认为老板“在开玩笑”。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预测超80亿

王长田的“超自信”打了所有人的脸,但是,另一位影企大亨的“自信”却打了自己的脸。

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对于《蛟龙行动》寄予厚望,他在采访里说道:“我觉得未来五年之内,都不会再有这样的大制作中国影片了,包括今年好莱坞,也没有今天这样一个制作成本再去做一部这样的超级大片了。”

然而,这部被于冬认为要超越《红海行动》的“超级大片”,从定档、预售、排片到首日票房、开分口碑、后期走势,都无法体现出市场期待值、照亮出“逆袭之路”。

“恳请你们亲自看看《蛟龙行动》,看看它是不是一步值得排片给观众看的电影,值不值得拥有一些黄金场的电影。”

于冬参与《蛟龙行动》路演

2月2日大年初五,于冬发布了第二条朋友圈,继续表示《蛟龙行动》绝不会撤档,另外一个重点是,恳请影院经理们为这部博纳主旋律大作给一些有效的排片场次。

从痛斥“黑水”,到求黄金档排片,于冬不想就此认输,但现实是残酷的。《蛟龙行动》春节档里票房垫底,只有2.74亿,位居首位的《哪吒2》档期票房却高达48.39亿。

这一次,于冬败给了王长田。

如果把《蛟龙行动》视作《红海行动2》,《红海行动》与《哪吒之魔童降世》此前票房分别为36.52亿和50.35亿,为何两部续集的票房相差如此十万八千里?

作为重要档期里经常交锋的两位老战友,在过往春节档里,于冬曾凭借《红海行动》《长津湖之水门桥》《飞驰人生2》等影片屡次占据上风,为何这次的对决结果,却来了一个“天差地别”?

《红海行动》剧照

是影片质量问题吗?绝非是。

于冬需要反思的是,过往操作顺利的博纳式主旋律电影是不是在当下已然不合时宜。毕竟王长田都带领《哪吒2》步入中国动画电影的下一个level,于冬怎能对于没有完全被颠覆的七年前的“自己”,有更强的自信心?

这背后是两家传统影企不同制作路线的选择,在这次春节档结下了不同的果子。更重要的是,也折射出了依旧能够创造奇迹的中国电影市场需要何种“自信”。

01 博纳式主旋律,首次败走春节档

无论是在线下路演还是朋友圈表态中,博纳影业总裁于冬都连番表示《蛟龙行动》遭遇了不公正对待,一是电影遭遇了“黑水”的故意抹黑,二是这部电影在排片上多是早晚场,恳请影院经理们多排一些白天的有效场次。

在印象中,这是于冬首次在公开场合,希望用个人的影响力为旗下电影争取到继续生存的空间。这大抵也是首次,其以“输家”的姿态为自己的电影鼓与呼。

往年的春节档,博纳不曾做过一次输家。

早期的《澳门风云》系列,2018年的《红海行动》逆袭成为当年春节档冠军,2022年《长津湖之水门桥》拿到了40.67亿票房成绩,2023年《无名》顶着程耳式文艺强调也拿到了近10亿元的票房成绩,2024年参与出品的《飞驰人生2》从口碑到单日票房陆续逆袭《热辣滚烫》……

图源:灯塔专业版

过往,这家春节档常客通过一部部电影证明了自身较硬的制作实力,也塑造着春节档的样貌,尤其是2018年《红海行动》的逆袭,让春节档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性格,这个档期不再是合家欢、喜剧电影的天下。

简而言之,博纳之于春节档的行程与塑造,拥有着特别的意义。

然而,过去的辉煌成绩反而映衬出《蛟龙行动》时下的尴尬。

非“事后诸葛亮”地说,《蛟龙行动》在上映前就已经显露出“不合时宜”。最突出的事情即是,影片在营销物料中强调中方演员为避免军事机密泄漏,需要口背台词以及避免与外籍演员接触,观众直接吐槽表示,那看电影岂不是将机密全给泄露出去了。

《蛟龙行动》宣发

这就是《蛟龙行动》在当下的尴尬境遇。主旋律类型片在市场层面正在遇到某种尴尬,近期发生的王星事件之后,坊间就流传着另一种舆论走向,甚至包括对《战狼3》的种种指摘。

本质上,无论是观众吐槽《蛟龙行动》的宣传,还是民间情绪的流动,都代表着都代表着时下主流观众对这一类型题材审美的变化。

博纳作为这一领域的开创者,却没有敏锐地觉察到市场一端的变化,或者说是于冬的“自信”故意不去理会这种变化,以至于《蛟龙行动》从未有在2025年春节档有过任何一丝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蛟龙行动》剧照

博纳式主旋律,首次败于春节档。这种败走,从根本来看,与电影质量没有太多的关联。

抛开所有场外因素,《蛟龙行动》是一部合格的商业大片,一部标准的军事动作类电影,延续了博纳主旋律电影的制作惯性,唯一的变化是,曾经那个喜欢看主旋律大片的市场观众发生了变化。

毕竟在这届春节档里,大部分观众更喜欢为陈思诚《唐探1900》里的“主旋律”巧思而欢呼,并有一些观众对这部本该主打悬疑与喜剧的影片,因为家国情怀情绪的恰当引入,给出了“系列最佳”的评价。

02 于冬和王长田,交手最多的两位“友军”

至少在五年前,随着12月贺岁档的式微,中国电影市场已然沦为了春节档、国庆档和暑期档三大档期称雄电影市场的格局,而头部的电影公司们,都需要在这些大档期中,去斩获一个最好的收成。

简而言之,大档期就是头部电影公司们凶残的斗兽场。

博纳于冬和光线王长田,是互为敌手最多的两位民营电影公司的掌门人了。

事实上,形成这种格局还有一大背景缘由,作为曾经“民营六大”的华谊兄弟、北京文化、万达影业或是乐视影业,在过去八年时间里都遭遇着种种“变故”,伴随着2024年万达电影收编于儒意,于冬和王长田也“被迫”成为了一对互相征战多年的敌手。

据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不完全统计,两位掌门人过往多年的“狭路相逢”(以春节档、国庆档的同步上映为例)包括——2016年国庆档博纳《湄公河行动》遭遇光线《从你的全世界路过》、2021年光线《五个扑水的少年》叫板博纳《长津湖》、2023年光线《坚如磐石》直面博纳参与出品的《志愿军:雄兵出击》;2022年春节档光线《狙击手》再次VS博纳《长津湖之水门桥》、2023年春节档博纳的《无名》遇见光线的《满江红》《深海》、2024年博纳参与出品的《飞驰人生2》对决光线的《第二十条》……

图源:灯塔专业版

从这个名单看来,除了《无名》大负《满江红》、《坚如磐石》赢过《志愿军:雄兵出击》之外,其余都是博纳的胜利,博纳主控的主旋律类型更加突出。

这个过程中市场可以看到,于冬领衔的主旋律制作无出其右,找到了一种“家国情怀 港式类型片”的博纳式主旋律创作路线,这是于冬和他的“博纳时代”。

另一边的王长田则在多类型里迸发出更多可能性,无论是意图以小博大的青春片、寻找社会共鸣感的现实题材,还是不断升级的中国动画类型野心,王长田与光线强类型化发展之路更加多元、试错成本也更高。

时间来到2025年春节档,于冬拿出了《红海行动》的续作《蛟龙行动》,王长田则是将此前创造过中国电影票房纪录的《哪吒》系列第二部拿了出来,可谓强强对话。

《哪吒之魔童闹海》剧照

自大年初一开始,两部电影就走出了截然不同的票房曲线,《哪吒2》独一档存在直接奔着新的票房纪录去了,而《蛟龙行动》则无声无息地应声倒下,无一丝翻盘的可能性。

回过头来看于冬的那条朋友圈,于冬说:“作为一名电影发型战线的老兵恳请各位院线同仁在春节档往后的日子里,多给《蛟龙行动》一些有效场次,让更多观众可以在他们何时的时间选择《蛟龙行动》。”

这种呼吁大抵是徒劳的,从影院的逻辑来看,他们没有动力去将更多的有效场次给到一部票房产出比偏少的电影,一路奔着新票房纪录走的《哪吒2》才是那个最佳选择。

图源:灯塔专业版

事实上,在这个话题下,能够想到的更多的是另外一句话——你不能够在你输的时候去呼唤市场的“公平”。

一个事实是,当《长津湖》系列拿到绝对优势的排片占比时,也没有在那时呼吁将更多的有效排片给予其它电影。

即便我们都认同《蛟龙行动》不该如预测的那般只有4亿不到票房。

03 不同路线下的两种果实

博纳和光线在过去十年中,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类型创作基本盘。

博纳是主旋律电影创作,控制住国民情绪的公约数,而光线则是在青春片的基础上,不断押注动画电影的创作,以寻求年轻人的对话共振。

从2016年国庆档上映的《湄公河行动》,到2018年逆袭春节档的《红海行动》,再到长津湖系列,一定程度上,博纳就是主旋律电影的代名词,到了2025年春节档败下阵来的《蛟龙行动》,这十年间,是博纳主旋律电影的一个成长周期。

《湄公河行动》剧照

可以说,博纳的主旋律创作不仅给电影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增添了新动能,也给自己赢得了十年时间的发展,但《蛟龙行动》此番在票房上的失败也是醒目的——博纳主旋律电影的首次重大失利。

这也给博纳影业以及整个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电影市场在不断变化,观众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没有一个类型会永远成功下去。

如果说,博纳以“内”为核心,单一认准国民最大情绪洪流走向,在主旋律类型化的领地中不停地搞大制作,那么,光线在过去十年间创作方向上的动作,除了入场一些头部影片之外,可以简单归结为——“青春光线”与“动画光线”,而后者的背后是更加突出对“外”表达,寻找同步全球甚至领先全球的类型对话机会。

在2015年《大圣归来》斩获近10亿元票房之后,光线就启动了投资“中国动画”的过程,彼时一个说法是当时一半的初创动画公司是靠拿光线的钱存活着的,这当然是一种夸张,但光线投资动画电影公司也是事实,其中最著名的三家公司分别为:制作《哪吒》系列的可可豆动画,“大圣”的制作公司十月文化,以及《大鱼海棠》的制作公司青空绘彩。

《大鱼海棠》剧照

在总结中国动画电影格局时,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曾强调过两种模式,一是出品《长安三万里》等动画的追光动画,第二种则是投资动画公司的光线模式。前者对产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而后者则属于一种广撒网式的布局,希望能兜住大鱼。

毫无疑问,两部《哪吒》系列就是光线对中国动画产业布局中,能够兜住的最大的“鱼”,而且这个渔网未来还可以继续兜更多的鱼,这个就是王长田此前心心念念的“中国神话宇宙”。

2022年,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强国论坛上,王长田称光线花了几年时间梳理中国有史以来的神话,要重新构造一个由三五十部电影构成的中国神话史。可以这么说,未来光线的绝大部分投入,即押注给了动画电影,在《哪吒》系列之后,下一部备受期待的电影大抵就是《大鱼海棠2》和《大圣闹天宫》了。

《大圣归来》剧照

在于冬的那条朋友圈中,他还说道:“《哪吒2》我看了,非常出色的作品,但这样的作品制作难度之大,五六年才出一部,那么其它时间影院放什么?”

这句话带有一定的偏见,但也指出了部分的事实,即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相对于真人电影而言稍长。毕竟动画电影的IP属性,之于电影宇宙等方面的搭建优势,也是无可比拟的。

在长达多年的较量之中,王长田的中国神话宇宙搭建才刚刚开始,而于冬的主旋律电影似乎走入到了一个分叉路口。

这是两位电影大佬,十年之前种下的不同的种子,在今天结下的两种果子。

对决没有结束,市场还在变,观众也在变,类型需求继续会变,于冬和王长田都需要找到各自新一轮的“变”。中国电影在未来仍旧迫切需要这两位日夜兼程者带给产业一次又一次积极塑造。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哪吒2》导演名下多家企业已注销 仅关联3家存续公司
下一篇
《唐探1900》:当侦探推理遇上蒸汽朋克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