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李小狼/文)2月5日,猫眼研究院发布《2025春节档电影数据洞察》(以下简称《洞察》),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喜迎开门红,总票房突破95.10亿,同比大幅增长18.6%,总观影人次达1.87亿,同比增长14.7%,双双刷新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档期内六部新片均为大体量IP的续作或改编作品,观众观影期待拉满,预售期便刷新多项票房纪录,大年初一预售票房更是突破10亿。
《洞察》显示,2025年春节档日均票房超2021年,创造了日均13.55亿的新纪录;日均人次较去年也有了显著提升。场次方面,由于今年头部影片时长同比增长,市场反响火爆,影城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带动日均场次不降反增。票价方面,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价止跌,三四线城市涨幅大,一线涨幅最小。
由于今年春节档电影全部为大IP电影续作或改编作品,因此观众观影期待值颇高。在大IP的加持下,今年春节档首日票房冲高,初一总预售票房再度超10亿,预售占比56.1%,初一场均人次及上座率为近六年最高,单日观影人次及单日票房均打破影史纪录。随后几天,票房走势整体趋稳,降幅较小,韧性较强。《哪吒之魔童闹海》口碑爆棚,上映第三天起连续五日票房强势逆跌,档期内斩获48.39亿票房,大幅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电影票房纪录。
多部IP大片齐上阵,激活电影市场不同观影群体走进影院。《洞察》显示,今年春节档城市线占比与去年基本持平,三四线城市贡献57.8%的票房。《熊出没·重启未来》和《唐探1900》最下沉,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都在60%以上;老少咸宜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则带动更多家庭观众走进影院,购买3张票以上比例占比近三成;区别于大盘以年长女性为主的购票画像,《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蛟龙行动》让更多男性观众选择大银幕观影;在强粉丝属性的带动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成为档期内复购率最高的影片。
相比去年,今年春节档全国TOP10影城中一二线城市占比更高,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影院仅占三席,证明拥有更强消费能力的一二线城市票仓,在今年春节档期间提供更多消费动力。
与往年不同,今年春节档“全员大IP”的阵容,拥有庞大的观众基础,在档期热度加持下,展现出极为强劲的票房号召力。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48.39亿票房成绩,成为2025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同时也是影史春节档票房冠军。电影上映首日口碑发酵,票房在次日小幅下滑后,第三天大幅逆跌,持续攀升。数据显示,从初一到初七,《哪吒之魔童闹海》排映场次一路高升,场均人次始终保持高位,远超大盘水平。
精良的内容制作,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今年春节档突围的关键。《洞察》显示,“制作”是映后评论中高频提及词汇,占比较前作大幅提升,此外“剧作”提及率也有成倍增长,证明观众对故事的认可与喜爱。影片上映后,影片宣传物料及二创作品走红,助力影片进一步破圈,为档期票房冠军奠定了观众基础。
相比前作,《唐探1900》映后口碑有所回升,片中多位角色生动立体,成为观众评论中的高频关键词。影片植入的家国情怀,也是“唐探”系列在内容上的新尝试,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观众情感共鸣。而在银幕之外,“唐探”系列还有衍生单元剧与电影遥相呼应,可以说是目前最成功的国产真人电影宇宙。
“封神”IP以传统神话为灵感孕育而出,前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较高的热度取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然而续作《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未能满足观众的高预期,导致票房和评分表现均不如前作。从“封神”案例可以看出,IP并非提升档期票房的万金油,本体质量过硬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IP模式的商业价值。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金庸小说改编电影,并选用流量明星作为主演,以期提升票房号召力。事实上,明星演员确实带动了预售热潮,但影片本身未能为票房带来持续动力,最终表现平平。接下来,还将有多部流量明星主演的影片上映,最终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可以看出,2025年春节档为今年电影市场打响了当头炮。档期的票房表现不仅彰显了头部影片对电影市场的巨大拉动作用,更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市场广阔的上升空间与强劲的发展潜力。